牛肉  进口牛肉  活羊价格  饲料  上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热点 > 羊业新闻 > 

蒙古国羊肉蓄势抢滩中国市场

发布时间:2015-12-31 16:16 类别:羊业新闻 阅读量:

近年来,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中国市场对牛羊肉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牛羊肉消费量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但中国牛羊肉行业也存在一个有目共睹的现状,那就是前端资源的开发跟不上后端消费需求的增长。

这种现状下,“走出去”成了国内多数牛羊肉加工企业寻求突破和发展的不二选择。其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成为投资对象的热宠。然而,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国际市场变数不断,竞争更是日益激烈。中国企业“走出去”时,外国牛羊肉企业也看好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逐渐打入国内。当下,蒙古国的牛羊肉企业,特别是羊肉企业,就意欲来中国分一杯羹。与此同时,许多中国企业也多次“外出探索”,希望尽早挖掘蒙古国资源。

国内望“羊”兴叹,蒙古国羊肉有望补充

满洲里海关的缉私人员曾这样讲述到蒙古国公出的印象:“在咱们这边,羊肉面仅上边有几片肉,下边都是面。但在蒙古国,上边都是厚厚的肉,只有下边是几根面条。”由此可见,在蒙古国人民的饮食结构里,最不缺的就是羊肉。

近年来,尽管中国羊肉的屠宰批发价有所下降,但终端价格仍整体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以及国人肉食消费结构的调整,导致市场供应难以支撑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这也是影响羊肉终端价格的根本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年人均羊肉消费量呈现稳定上升的态势。据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年人均羊肉消费量仅为2.03公斤,2014年达到3.2公斤左右,累计增幅高达50%。然而,中国肉羊产业仍处于传统畜牧业阶段,这直接限制了国内羊肉产品的实际供给水平,从而形成了巨大的供需缺口。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个缺口基本在20万吨左右。

国内羊肉价格高企、消费需求坚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每年羊肉进口量的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2011年,我国年羊肉进口量都在10万吨以下,2012年则首次突破了10万吨。2013年,我国羊肉净进口量约28.8万吨,较2012年的12.3万吨增加了2.34倍,进口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另一方面,进口羊肉的价格优势也是影响我国羊肉进口量的因素。据报道显示,2014年我国进口羊肉的到港价格约为30元/公斤,而我国国产的羊肉批发价格高达58元/公斤。对国内企业来说,如何降低羊肉加工生产成本成了首要重任。

此时,毗邻而居的蒙古国地广人稀,羊肉供己用绰绰有余,当中国人抱怨一碗羊肉面里找不到羊肉时,蒙古国人却是大快朵颐。由于地缘优势,国内企业尤其是内蒙古羊肉加工企业对蒙古国羊肉的期盼与日俱增。与此同时,蒙古国也希望抓住中国的市场机遇,把本国的羊肉资源逐步渗透到中国。

那么,蒙古国羊肉在中国有竞争优势吗?

依托天然游牧,蒙古国羊肉优势凸显

蒙古国国会议员、肉类协会总裁德·巴特朝格图在首届中蒙博览会上表示,蒙古国是游牧型畜牧业国家,有天然纯净的自然环境,生态纯净的肉品、肉制品在国际市场有天然竞争力。而且,为了更好地“走出去”,蒙古国对食品安全非常重视,在食品业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希望积极开展进出口合作业务。

事实上,蒙古国是传统的畜牧业国家,全年无霜期只有90~110天,四季较为明显,昼夜温差大,牛羊繁殖较为缓慢。依托天然游牧,这种散漫生长的牛羊不仅肉质较好,营养价值也高。蒙古国肉业协会执行经理博·奥其尔巴特指出,根据蒙古国科学家鉴定,蒙古国羊肉与中国大量进口的新西兰羊肉质量接近,甚至有些方面还超过新西兰。他举例说,蒙古国羊肉脂肪含量均比为2.78%,新西兰18.50%;矿物质含量为1.11%,后者0.88%;氨基酸含量5.29%,后者5.31%。

蒙古国人口少,牛羊出栏量较多,余量原料肉供应充足。据了解,蒙古国羊品种主要是山羊和绵羊。数据显示,蒙古国的牲畜供给总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2012年,蒙古国绵羊和山羊总量分别是1790.87万头、1739.63万头,而这个数据到2013年则上升为2006.64万头、1922.76万头。到2014年,蒙古国绵羊和山羊总量平均增加约300万头。

虽拥有充沛的资源,但博·奥其尔巴特向记者介绍称,目前,蒙古国上规模的工厂不多,不过2015年新增了5个规模化工厂,主要生产加工各种熟食制品,如香肠、风干肉、熏肉、煮肉等。

玛赫马科特有限公司是蒙古国一家规模较大的知名企业,该公司主要生产肉丸、包子、饺子、汉堡、牛排,以及30余种熏烤制品等成品和半成品,且还向伊朗、朝鲜出口羊肉,向越南出口山羊肉,并获得了向中国出口热加工肉类产品(牛肉、羊肉熟制品)的许可。据该公司营销主管额·阿娜尔介绍,蒙古国企业很看好中国羊肉消费市场,只不过目前蒙方允许出口到中国的除了马肉和热加工牛羊肉外,其他产品形态并未展开合作。

目前,蒙古国牛羊肉生产加工企业纷纷把目光瞄准中国市场,据悉已有六家蒙古国企业获得肉及肉制品出口许可证。

产业互补,中国肉企在行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主任张德权指出,中蒙两国肉业合作尤其是牛羊肉产业互补,将会为彼此带来很大机遇。他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蒙古国人均消费羊肉量为34.25公斤,而中国人均消费羊肉量仅为3.04公斤。

中蒙合作,既是蒙古国企业的期盼,也是中国企业的切实需求。内蒙古蒙都羊业食品有限公司(简称“蒙都羊业”)董事长许录介绍,公司年需求带骨羊肉包括羔羊胴体、羔羊六分体、高档排酸分割部位肉等约1500吨,牛羊副产品3000吨,对去骨羊肉的羔羊部位肉也有很大需求。“以上牛羊肉进口合作项目,共1.1万吨,价值3亿元人民币,期待中蒙两国牛羊肉尽快达成进口合作。”

内外因素助力蒙古国羊肉入中国

“蒙古国是我们的大资源,中国许多企业已经嗅到了商机,放开是早晚的事。”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伟说。

同时,陈伟还补充道,对于许多中国企业来说,与蒙古国的合作可能会与澳新不同,它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建厂房、牧场的投资条件。因此,中蒙合作将从基础建设开始,中国企业对此要有思想准备。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大牧场集团通过长期跟进,目前已经和玛赫马科特有限公司于2015年10月23日在呼和浩特达成合作意向,预计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未来,大牧场集团将在蒙古国生产加工牛羊肉制品,通过先进技术、设备以及国内市场等优势资源,与蒙方公司的原料、存储条件和运输能力、人脉等优势资源互补,为中国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健康的产品。

实际上,中蒙两国政府虽然目前并未在羊肉进出口上完全开放,但以各方因素来看,就如陈伟所说,“放开是早晚的事”。

此外,张德权也指出,2014年8月,中蒙建立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形成了环阿尔泰山经济圈,主要包括新疆阿勒泰地区、蒙古国的巴彦乌列盖省、科布多省等“四国六方”,对蒙古国开放口岸有二连浩特、策克等10个公路和铁路口岸,以及呼和浩特、海拉尔、满洲里3个国际航空口岸。

2015年7月份,蒙古国国家技术监督总局局长Sh.Radnaased与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吴青华签署了中蒙双边合作协议,蒙古国的马肉及其制品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同时达成向中国出口热处理牛羊肉的协议。2015年8月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蒙古国,对双方跨境贸易起了推动作用。

此外,与蒙古国的合作也得到了业内的普遍认可。首先,蒙古国是一个地广人稀的传统畜牧业大国,而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消费市场,双方在畜牧业方面互补性很强。其次,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相比,蒙古国除了具有邻国的地理优势外,运输成本更低,且人工和其他成本也很低廉。

此前,我国羊肉主要进口国仍是澳新等国。业内人士分析,此次蒙古国羊肉进入中国,无疑将瓜分中国的部分市场。